“数智融合·未来已来”数智低碳行业研讨会在杭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4-10-21 点击次数:383次2024年10月20日,由杭州市仪器仪表学会主办,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正泰数智低碳现代产业学院、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承办的“数智融合·未来已来”数智低碳行业研讨会在杭州顺利举办,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正泰数智低碳现代产业学院院长罗云霞作《正泰数智低碳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主题报告,正泰数智低碳现代产业学院由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市仪器仪表学会等单位共同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全面深化新工科建设的一项关键举措,是加快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一项战略安排,核心是探索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新路径。罗院长重点介绍了正泰数智低碳现代产业学院服务浙江、长三角区域流程工业产业发展急需,面向“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突出水利电力行业特色,紧密政校企合作办学,创新“三专四融五联”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成果等方面做真做实。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方路平教授作《机械通气智能监护与辅助决策》主题报告。报告分析了呼吸衰竭患者管理的临床痛点,认为建设急危重症呼吸治疗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呼吸治疗全院全程闭环管理模式极为重要。方教授介绍了团队在人工智能赋能呼吸治疗辅助决策的系列研究工作进展,包括呼吸治疗数据平台建设、智能算法研发和临床验证和应用,并展示了相应的成果:呼吸中央监护系统、呼吸治疗信息管理系统、床旁在线检测系统等。目前机械通气智能监护与辅助决策系统已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诸暨医院等医疗机构成功应用。项目成果入选浙江省经信厅2021人工智能优秀解决方案、浙江省卫健委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闫树斌作《面向数智低碳行业氢传感研究进展》主题报告。氢能可广泛应用于氢储能、燃料电池、航天动力燃料等领域,加氢站是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氢气的基础设施,服务于国家“双碳”重大战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30年,我国氢能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要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规划到2035年,我国加氢站数量达到5000座。2023年8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建设厅联合发布《浙江省加氢站发展规划》,目标是2025年建成加氢站50座,2030年89座。确保加氢站的安全使用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解决快速、精确氢泄漏传感器瓶颈,构建实时监测网,是氢能安全使用的关键。闫树斌教授团队研发的快速响应氢气传感器,内置MEMS 氢气浓度响应芯片,基于微纳米技术,体积小、功耗低,稳定性高,易集成,可批量生产,目前已初步具备量产能力。
碳控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黄福彦作《双碳战略下碳计量在仪器仪表领域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报告,报告中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介绍了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势在必行,以及物联网技术在新能源、碳计量等领域的应用案例。碳控科技依托全国领先的碳核算标准库,以碳计量智能箱为载体,集成并应用物联网、边缘计算、区块链、绿色工业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实现企业碳排放数据实时计量,为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碳交易、碳盘查、碳核查、碳足迹、碳认证、碳规划等工作创造条件。碳控科技可为智慧工厂和数智城市提供领先的一体化低碳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双碳目标,完成低碳转型。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正泰数智低碳现代产业学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文化馆及校史馆。